看到商周整理的職場五代同堂圖解,商周很貼心的把5大世代(嬰兒潮世代、X世代、Y世代、Z世代、00世代)的個性,用圖解的方式呈現出來,覺得很棒!我的感覺是,職場上的不同世代,已經像是來自不同星球的外星人,文化、習慣和語言都不一樣。商周在「五代同堂職場」高效溝通攻略、管理時差感解方 文中,也提到了很多溝通方式!學習很多!
現在要當一個企業領導者,如果不能換位思考,真的很難凝聚團隊的向心力。
我之前在寫關鍵思維的時候,其實也有在想這些題目,所以今天看完這圖解之後,我就在想可以用我在書中寫的一些方法,加上我今天看完商周圖解的感想,把「關鍵思維」書中提到的幾個底層法則,運用在團隊組織上!
-內容目錄-
5大世代的溝通感受與背景
- 嬰兒潮世代:
目前社會的高階管理層,是台灣最強世代,目前最大的焦慮都是接棒問題!最大的焦慮點,都是如何接棒與如何在面對高變動的環境下,想出應變的大體方向!
- X世代(1965-1980年出生):
是目前社會關鍵主力,現在多數的關鍵權力和資源都在這世代上。務實、注重績效(KPI)是他們的成長背景,當時候是只要肯拚,就有機會,是務實的前輩,重視執行力!
- Y世代(1981-1996年出生):
這一代人(就是我這個世代),正在開拓創新中。轉型與高速成長的長大環境,讓大家心中有著遠大的願景,但長大的過程同時整個社會在轉型,所以形成了矛盾特質,肯拚,但也追求個性化。
長大的過程經歷了台灣最好的年代,懂事之後經歷了走下坡的時代,所以能夠扛更大的壓力,但也知道要追求一個平衡。目前大多正在資源累積期。
- Z世代(1997-2010年出生):
千禧世代,現在剛進入職場,是很有動力,創意十足,但耐心不夠,被疫情打擊過,所以少了一些群體生活的經驗。因為教改與當時候社會更重視個人話,所以大多嚮往更加個人的成長,喜歡多元多工的工作方式,更斜槓。
他們不是找工作,他們是找工作文化與夥伴,更看重公司品牌和老闆的理念,因為可以透過社群媒體看到全世界的資訊,所以更加地會以全世界範疇作為比較對象,焦慮感也越來愈大。
- 00世代(2010年後出生):
嗯~這一代我還不熟,但可以預見,因為FB、IG、YT的社群媒體興盛,會更加重視個人,也會更斜槓,也更沒有專注力,被疫情打擊過,所以失去了一些群體互動的成長經驗;
但會更加的靈活,也會更加的焦慮,因為競爭壓力已經不是旁邊的同學,而是整個社群媒體上看到的一切東西!
那創業者或領導人,該如何因應這四大世代的差異,打造一支高效能團隊,這真的很難!超難,我一直在想,但我是打算用我自己書中提到的方法:
1. 強化X世代、嬰兒潮世代的溝通信任:
對X世代,用我的IMV法則,要清楚表達問題(Issue)、解法(Method)和價值(Value),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務實和能力。只有贏得信任,才能獲得更多支持。
2. 用82法則溝通,激發Y世代的潛力:
我們這群Y世代,心中還有些理想以及上個世代的經驗,我們要找到那關鍵的20%,放大Y世代的影響力。
鼓勵他們將想法落實並實作出來,發揮影響力與理念,成為團隊的關鍵人物,吸引優秀的年輕人才。
3. 職場做法,用DRY原則跟Z世代的分享:
Z世代渴望成長,我們要給他們挑戰自我的機會,但同時他們專注力更少,也更加焦慮不耐煩,也要避免重複的低效工作(DRY),也要溝通反覆執行的很多工作,有很多是重要的基礎功。
Z世代機會更多,更加重視斜槓與多元性,看起來很有想法,實質更加焦慮,更多時候我們需要透過工作與聊天,給予方向,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,才能留住這些優秀的Z世代。
4. 保持開放的溝通心態,擁抱00世代的不一樣:
對於00世代,經歷了高速網路科技爆炸與疫情,更需要花時間傾聽和觀察。要用開放的心態,理解他們新的感受,就想馬雲說的,未來在年輕人的手上。
還記得我去大學演講的時候,發現大不主動問問題,但卻會在結束後發IG打卡說自己的心得,或是私訊我問問題,這件事情,其實對我衝擊很大,但換個角度想,就知道未來的管理模式會全然不同!
無論是哪一世代,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員,團隊主理人,要學會換位思考與學會欣賞,才能創造1+1>2的效應。
《關鍵思維》書中我也有提到的概念,我濃縮成一句
「面對差異,轉化創意與行動力:盤點流程,轉換成協作與執行力」只有這樣才能打造最強大的夢幻團隊!